閱讀財務報表(三)
資產的第二項目是基金與長期投資。公司應以經營本業為主,理論上投資的目的是要協助公司本業的發展,或者是公司行有餘力,規劃財務性投資,以獲利為目的。當投資成為影響公司營運的重要項目,就要特別關切,不僅應觀察其投資績效,更要檢核其投資邏輯。我們可以從公司的投資內容觀察或推測公司的投資邏輯。一般來說,公司投資分成財務性投資(以獲利為目的)及策略性投資(以長期發展及多角化為目的),當然,有時候也不是分的那麼清楚,或者過程中會改變。以下是我的想法:公司財務性投資應以穩定及獲利為導向。通常會透過購買基金實現。若是買股票的話通常會購買指數成分股。 如果公司所投資的股票並非以穩定獲利或與本業攸關性為導向,例如購買關係企業或大股東關聯企業股票,我會容易聯想到公司治理的問題,小股東可能是花錢幫大老闆做其個人投資或維繫其股權。當然也有公司很會理財投資,靠著財務性投資賺大錢,甚至比本業還多,但我認為不應該沾沾自喜,我們投資這間公司是因為投資這個產業或者信任公司能在其本業上賺錢,而非投資在公司的投資能力上,如果是期待公司財務投資能力,還不如直接找專業投資公司比較快,至少專業投資公司的本業就是投資,公司內也有較多人力資源配置在投資專業上。公司策略性投資項目與公司本業有無攸關性?多數企業不是專責的投資機構,在聚焦經營的理念下,策略性投資均會思考投資項目與公司本業的攸關性,以及公司的長期發展方向,因此投資項目是否屬於上下游?或者是經營模式copy到不同區域?就是我們觀察的重點。此外,公司投資在策略性投資項目的股權比重也是觀察重點之一,投資比重在10%以下,大概就是藉由投資建立關係網路,對公司的投資獲利幫助很小;投資比重在30%以上,通常已經差不多可以掌控被投資公司,對該公司營運具有明顯影響力,此投資項目也將會影響公司的長期走向;而投資比重介於其間,則有些尷尬,這樣的投資目的,也許還要持續觀察。當然,也必須看被投資項目的規模大小。有些公司會設立投資公司,拿公司的錢透過子公司或孫公司反過來買母公司的股票,通常這是在幫老闆穩固其股權,站在公司治理的角度,都不是一個好的評價。投資損益如果對公司損益影響大時,則必須深入研究投資項目內容,通常在財務報表的附註會有一些說明,但不容易看到明細。


.msgcontent .wsharing ul li { text-indent: 0; }



分享

Facebook
Plurk
YAHOO!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qtbxkfgtoss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